English

站在民族的制高点思考

1998-01-20 来源:光明日报 刘 星 我有话说

中国有句老话叫站得高看得远,南京的钟山可谓南京的一个制高点,向前望一条大江浩浩荡荡,五千年的天下兴亡尽收眼底,向后看万古风流一泄东去,入茫茫大海,争大海潮头,一个中国人每一次登上这钟山之上都要求他有这样的沉重的历史责任感有些为过的话,那么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肩负着民族精神重建的灵魂工程师,是不是时刻都有芒刺在背,重任在肩之感呢。

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和南京的艺术家们思想上沟通较多,可以说在创作中的许多关键问题认识上是心心相映,所以当他们的《虎踞钟山》,获得成功时,我衷心地为他们高兴。

一部戏不是教科书,但有时比一部教科书还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剧作家不是教员,但是,当你的剧作失去指导、规范、铸造人类灵魂的意义,那么就是你的失职。一部剧作会有一种超出现实人类情感的某些意蕴,但是一部剧作完全漠视民族的情感,漠视民族的灵魂,而进行个人的、小圈子的情感操作,你也可能成功,但那也只是个人的空虚心灵一时充填,小圈子间的迎来送往。

《虎踞钟山》的艺术家,恰恰是站在了时代制高点上,站在民族的坐标上进行创作,他们仍像《霓红灯下的哨兵》、《东进序曲》等成功剧作一样,不是在上古时代废墟中寻找,也不是在21世纪后的幻影中构思,而是撷来最贴近我们这个时代,也最能够关照今天的这个时代的人民共和国创建之初的那段岁月中的几缕风云,在今天的太阳照耀下,折射出一道七色的彩虹。

站在民族的制高点,就是用我们艺术家最大热情去拥抱我们的民族。刘伯承如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一样,他们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又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英,我们的艺术家把具有典型中华民族人格光辉的精英拥上我们的舞台,这是我们民族艺术家的责任,也是时代需要,《虎踞钟山》的成功离不开刘伯承这个艺术形象的成功,刘伯承艺术形象的成功,又取决于彪炳青史和永存我们心中的那个刘伯承。可以说《虎踞钟山》的成功是艺术家对那段民族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与今天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顾和思考的重合,这是至关重要的。

话剧是有魅力的,但不是所有的话剧都有魅力,话剧是不会被其它艺术形式所替代,但话剧如果失去革命的战斗的传统,那么被别的形式替代了,也在情理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努力创造更具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只有不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话剧才是有前途,有生命力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